无锡尚德是中国第一家宣告破产的大型太阳能企业,地方政府和企业管理者已经意识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廉价信贷和政府支撑并不能担保企业的永久生存。进入破产程序后的运作是复杂的,业界希望看到,在完善市场机制、改变经营理念和运营模式的前提下,企业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近10余年来,在国际市场旺盛需求及各级地方政府政策扶持下,光伏产业被定位为“中国先进的装备制造产业和新兴能源支柱产业”,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光伏行业的外向型发展模式,给企业生存埋下了巨大隐患。金融危机爆发后、尤其是欧债危机以来,欧盟成员国紧缩开支,纷纷调低对光伏产业的补贴政策,导致全球光伏市场需求萎缩。此外,为稳定本国就业市场,欧美三番五次提高对我国太阳能电池板的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削弱了中国光伏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最值得汲取的教训是,我国企业未能及时关注国际市场的变化,在国际市场萎缩时仍一味追求高产值,尤其多晶硅等初级产品生产增长过快,造成产品积压。为保住市场份额,企业被迫参与价格战,导致利润大幅下降。与此同时,国内原材料市场和高端市场的开发并未及时启动,大量原材料及与光伏发电核心部件相关的转换装置、稳压装置等产品,基本仍依赖进口。产业链上原材料缺乏且低端环节发展过快、高端环节发展滞后的不合理现象,打破了企业贸易收支的平衡,恶化了企业资产负债表,致使光伏企业负债累累。
光伏行业曾是国家政策导向型产业,牵动地方经济命脉。为维护地方就业和经济稳定,一些地方政府利用地方税收为企业偿还债务,虽延缓了企业裁员、兼并重组甚至走向破产的可能,但使企业债务堆积如山。摆脱对政府的过度依赖,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寻求新的资金注入,是困境中企业的艰难选择。与此同时,企业应积极进行产品转型升级,从单一的卖组件向生产机组、组装电站等下游产业延伸,才可能保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无锡尚德破产程序启动了我国光伏产业的整合机制,有助于缓解产能过剩,但并不足以调整整个产业的产能平衡。在需求和价格周期性低迷的艰难环境中,中国太阳能产业大致分为两个阵营:以破产的无锡尚德为代表的公司被高负债阴霾笼罩;但仍有一些资产负债表较健康的公司,以低成本、低利润的方式寻求发展,并随时准备从大企业破产的市场中分一杯羹。
兼并他人也好,被迫重组也罢,光伏行业的健康发展都离不开健全的市场机制。我国3月1日正式实施的《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政策,拉开了国内光伏分布式应用的大幕。根据国家《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2015年我国分布式太阳能发电将达1000万千瓦,为光伏企业外向型发展模式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努力扩大内需,在积极发展分布式能源建设中形成企业竞争优势,将是今后光伏产业可循的生存之路。
当然,要摆脱国际市场不公平制裁,还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在扩大内需的同时稳定国际市场份额,逐渐将光伏产业市场由欧美等国向亚太等新兴经济体市场转移。中国光伏产业联盟预计,到2015年,亚太地区光伏市场占全球总需求的比例将从2010年的11%升至26%。
人们相信,渡过了当前的困难期,我国光伏业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
http:www.cps800.com/news/425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