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欧盟委员会决定,从6月6日到8月6日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此后4个月税率将升至47.6%。
据报道,目前正处于60天低税率“窗口期”,不管最终磋商结果如何,我国光伏企业愈来愈认识到,仅靠低成本、低价竞争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国际市场开拓应着眼于核心技术的开发上。
光伏出口坐上过山车
“现在加收11.8%的反倾销税,我们的光伏电池片价格已超过韩国、台湾地区,跟欧美差不多了。如果税率提到47.6%,那连一块电池片也卖不动了。”6月6日,山东力诺太阳能电力集团营销总监刘建力表示,去年美国“双反”对我国光伏行业造成较大冲击,欧盟作为中国最大光伏海外市场,这次征收反倾销税无异于雪上加霜,几乎是致命的打击。
据山东省商务厅统计,2012年山东省企业向欧盟出口光伏产品4.3亿美元,其中东营光伏这家企业出口最多,达2亿余美元。
“从国家层面看,4.3亿美元只是全国光伏出口欧盟204亿美元的零头,占比仅为2.1%。而就全省外贸出口来看,去年我省出口总额为1168.1亿美元,光伏产品所占比重微乎其微,因此对我省外贸总体影响不会太大。但就产业来说,由于我省光伏产品80%至90%的销售依赖海外市场,其中60%至70%销往欧盟国家。欧盟征收反倾销税后,势必让山东出口企业的日子更为难过。”省商务厅进出口公平贸易处处长尹平判断说。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山东省光伏太阳能产业通过引进外资和自主投资,在晶硅电池、薄膜电池、太阳能组件等领域新上了一批项目,形成了以东营光伏、力诺光伏、皇明太阳能、孚日光伏等骨干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不过,在此次全国143家应诉的光伏企业中,由于我省单个企业产能都不足10亿美元,没有一家进入欧盟反倾销的调查名单。
“在‘十一五’中期,南方很多制造光伏的大企业已经在海外上市,而山东省的光伏产业才刚刚起步,尚未形成规模。”据省商务厅科技处处长许冰波介绍,我省对光伏产品出口进行专项统计是从2010年才开始的,2010年出口6亿多美元;在2011年达到顶峰,达8亿多美元,出口企业有20多家;2012年受美国“双反”影响,锐减到了4亿多美元;今年延续颓势,出口企业不足10家,1至4月份为6200多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58%;现在又逢欧盟反倾销,业内估计整个行业在经过洗牌后,2014年将跌至谷底。
“从出口的轨迹上就能清晰地看到,我省光伏产业的发展在短短数年间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大起大落,目前面临困难的局面。”许冰波说。
“两头在外”受制于人
许冰波说:“我们的光伏产业是典型的‘两头在外’,一个是原材料和加工设备在外,另一个市场在外,而我们的光伏产业集中在中下游。因此,只要海外市场一有风吹草动,我们的企业就会头疼脑热。”
山东社科院国际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顾春太说,光伏产业作为新能源产业或战略性新兴产业被我国多地政府看重,大力支持,因而获得了快速发展。但光伏产品价格相对较高,是需要建立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之上的。随着光伏产业在各地一哄而起,产能过剩成为必然结局。在这种条件下,只能依赖出口。但我国光伏产业的技术水平不高,产品附加值较低,依靠价格竞争渐成常态,最终导致了欧盟的报复。
- 1
- 2
- 总2页
http:www.cps800.com/news/444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