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对锂电池需求的持续加大,以及在新能源交通工具、储能等领域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处于爆发性增长前夜的时刻,整个锂电产业呈现出争分夺秒、热火朝天的布局景象。国内的企业开始寻找海外并购目标,而面对中国巨大市场潜力诱惑的外资们也早已按捺不住,纷纷巨资投入中国锂电池行业,试图来分享中国市场蛋糕。
从分析来看,外资厂商进军中国大陆的方式各种各样。有的外资出于互惠互利考虑,与国内领先的企业成立了合资厂,有的外资以独资的形势出现,值得注意的是,因为锂电池材料的整个环节都属于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外资厂商出于技术保密的考虑,采用独资、或者与行业内技术领先的外商合资形式在大陆设厂的居多,与国内企业合资设厂的则为少数。
押宝电解液 外资企业热潮涌动
日资厂商曾经一度主导锂离子电池生产,但是在韩国三星SDI及LG的低价攻势之下,其生产优势逐渐丧失,而日元的强势也给日资厂商带来沉重的成本压力;锂电池产能外扩对于日本厂商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中国作为除了日本和韩国之外,锂离子电池产业链最为完整和发达的地区。因此日企作为最早开始布局中国锂电市场的国家,将产能转移至大陆以此来分享大陆完整的锂电产业链。其中,被称为锂电池的“血液”的电解液产品因对保质期有严格要求,不能承受漫长的运输周期。所以电解液制造商对于在需求地制造的愿望就显的更为迫切和积极。
据日本森田化工总经理堀尾博英介绍,森田化工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可以肯定的预测手机在人口众多的中国将会普及,并推测出将出现巨大的锂电池市场需求。所以,母公司森田化学决定2004年在中国建立工厂生产六氟磷酸锂材料,“当锂电池行业在中国内地消费市场还没有开拓出来的时候,我们的布局是把价格做到最便宜,量做到最大”。堀尾博英补充说。目前,森田化工的产品很大一部分向位于张家港的江苏国泰供货。
相比之下,另一家日企日本中央硝子株式会社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并不那么令人满意。
据业内人士表示,日本中央硝子株式会社虽然积极的在中国建立工厂,但是本地化做的并不够,他们与客户的交流不多,导致他们没办法开发出比较适合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正如堀尾博英总结的那样,日本企业在生产方面虽然具备一定的品质优势,但是就六氟磷酸锂的质量来说因为制造方法不一样导致成本较高,所以应该根据客户对品质的要求进行必要的改进。
与此同时,一向进军中国市场积极的三菱化学也按耐不住了,于2012年在中国江苏省常熟市新建电解液项目。并在青岛平度市设立了青岛雅能都化成有限公司,确立了从负极材料原料到产品的连贯的生产基地。
从市场反馈来看,国内锂电市场的高速增长,以及日本锂电企业在中国市场耕耘的硕果,吸引了美国化工企业也纷纷到中国安营扎寨。
2008年,美国阿森纳投资公司在中国成立了诺莱特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用于锂电池、超级电容器、其他能源存储装置的电解液。并于2011年阿森纳在南通投资成立年产400吨六氟磷酸锂的公司。但2012年4月巴斯夫收购美国诺莱特科技,南通的电解质工厂更改为由韩国厚成有限公司(Foosung)和巴斯夫的合作企业负责运营。
据相关研究所调研数据统计,2013年1-9月中国本土六氟磷酸锂迎来了再次的发展高峰,销售量达到3166吨,同比增长126%。可以看出,我国的电解液国产化程度在逐步加强。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国产六氟磷酸锂由于受游离酸偏高的瓶颈制约,在品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等方面都面临挑战;产品还不能作为手机、平板电脑等高档锂电池材料应用。在六氟磷酸锂的产业化方面,我国与日本企业仍存在差距。因此,外资的进入,对国内厂商造成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
来源:互联网
http:www.cps800.com/news/476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