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风电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截至6月底风电并网容量达到6749万千瓦,居世界首位。9月6日,国家风电技术与检测研究中心在北京发布其成立以来首个全面系统的风电检测信息。检测显示,“风电并网难”在技术上仍有4个症结。
风电出口总量有望超去年 第三方检测机构推行
9月4日,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携德国TUV莱茵集团与金风科技签署风电机组认证协议,自此迈出了“一次认证,两张证书”国际认证合作的第一步。而认证壁垒的打破,无疑将加快我国风电产品“走出去”的步伐。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预计,与2012年全年出口225台(容量为430.45MW)相比,2013年我国风电机组出口总量有望超过同期水平。
“和当年德国、日本的产品进入其他国家一样,国外的客户对于中国的风电产品实际上是有偏见的,总是先入为主的对其质量、安全性等不信任,这就需要一个独立第三方的检测认证机构来介入。”德国TUV莱茵集团大中华区工业服务部总监ThomasFuhrmann坦言。
随着认证壁垒的打破,对于我国风电产业的“走出去”战略无疑是巨大利好。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发布的《2013年1-6月份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统计》报告显示,2013年国内有5家企业向国外出口风电机组,已发运台数为139台,容量达274MW,同比增长37%。其中,金风科技在巴基斯坦、智利、罗马尼亚、巴拿马等地区开拓了新兴市场,并实现了风电机组的批量出口,上半年出口风电机组77台,容量达到162.5MW,约为2012年全年出口量的两倍。三一电气、东方电气和明阳风电也将风电机组销售到了埃塞俄比亚、印度和德国等市场。
检测推动风电技术发展
9月6日,国家风电技术与检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检测中心)在北京举行了风电并网检测发布会,这是该中心2009年成立以来首次进行全面系统的风电检测信息发布。作为国家能源局授权的国家级风电并网检测机构,检测中心以客观、准确、公正为指导方针,面向风电行业权威发布了3年来风电并网检测总体进展、检测信息和检测数据研究成果,剖析了风电检测发现的典型技术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对该中心在不太长时间内形成世界一流的风电技术检测体系和研究能力“感觉出乎意料”,并称这是“意义重大的历史性进步”。
目前,检测中心已完成43个厂家的217个型号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能力检测,国内安装的量产风电机组已100%进行检测;已完成151个风电场的低电压穿越能力抽检。风电检测工作全面开展以来,国内风电设备质量稳步提高,风电整体运行品质有效提升,杜绝了风电大规模脱网事故,有力的支撑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促进了风电行业健康发展。
风电检测发布会的召开,是建立公开透明的风电检测信息常态发布机制的有益尝试,搭建了风电各方技术交流的平台,实现了检测研究成果行业内共同分享,进一步凝聚了各方共识,对推动风电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四大技术缺陷导致风电并网难
在本次大规模检测中,结果显示,公众关注的“风电并网难”,在技术上主要归结为四大类典型问题,即风电场及风电机组保护参数设置不当、控制策略缺陷、维护不当及接地措施不当等其他原因。
据悉,由国家能源局授权的该中心成立于2009年,是迄今为止国家能源局投资最大的检测中心(国家能源局给予3300万元资金支持,国家电网公司配套投入建设资金3.45亿元)。依托中国电科院设立,2010年建成检测中心张北试验基地,共有30个固定检测机位和21套风电场现场检测设备,具备电网扰动模拟装置、电压跌落发生装置等试验检测设备;在风电装机超过百万千瓦的省区,还设有11家检测分中心。该中心目前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电压最高、检测手段最先进的风电检测机构。
检测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风电并网容量达到6749万千瓦,居世界首位。目前,检测中心已完成43个厂家的217个型号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能力检测,国内安装的量产风电机组已100%进行检测;已完成151个风电场的低电压穿越能力抽检。而据国网公司科技部(智能电网部)主任王益民介绍,目前,国家电网区域内风电场抽检已近尾声,年内将完成全部检测。他称,检测开展以来,风机并网性能明显提升,风电运行稳定性大幅提高。他透露,大规模风电脱网事故从2011年的8起降低到2012年的1起,今年未发生大面积脱网事故。<
来源:中国化工仪器网
http:www.cps800.com/news/45793.htm